保肝常識-肝硬化簡介 保肝常識-肝硬化簡介
 
  

肝硬化簡介

一、 什麼是肝硬化 持續性的肝炎會導致肝細胞破壞而死亡,當發炎太厲害時,超過它的修復能力,肝臟本身會用纖維組織來修補,並包圍再生的肝細胞形成小結節,因此肝臟變硬、變小,嚴重時,肝的表面凹凸不平有如苦瓜,就形成了肝硬化。 


二、什麼原因會造成肝硬化

1. 病毒性肝炎後肝硬化。台灣最常見的是:B型肝炎、C型肝炎。

2. 酒精性肝硬化。

3. 非酒精性脂肪肝後肝硬化

4. 代謝性肝硬化。

5. 心源性肝硬化。

6. 膽汁性肝硬化。

7. 寄生蟲性肝硬化。

8. 藥物性肝硬化。


三、症狀

(一)肝硬化早期症狀 似感冒、軟弱、疲倦無力、厭食、消化不良,有時會合併腸胃道的問題如:便秘、腹瀉、腹脹、噁心、嘔吐及伴隨右上腹部疼痛。

(二)肝硬化晚期症狀 肝硬化會造成門脈高壓,導致腹水、黃疸、下肢水腫、腹壁靜脈曲張、胃及食道靜脈曲張出血、蜘蛛狀血管瘤(俗稱蜘蛛痣)、有時也會有紅斑(或稱硃砂掌或肝掌)、肝性腦病變(俗稱肝昏迷)、腹水併發自發性腹膜炎、最後併發肝細胞癌。


四、肝硬化的診斷指標

不少早期肝硬化的病患其肝功能檢查是正常的。一般而言,臨床上常用來評估肝功能的指標包括:白蛋白(albumin)、凝血酶原時間(PT)、膽紅素(Bilirubin)、轉胺基酶(AST及ALT)。白蛋白、凝血酶原時間、膽紅素,分別代表肝細胞合成及代謝能力,轉胺基酶代表肝細胞發炎壞死的程度。 肝功能檢查最重要的是探討肝硬化的成因,找出真正的原因可以針對它加以矯正或治療,往往可以防止或減緩肝硬化的惡化。有助於病患的存活。


五、肝硬化常見的併發症及其治療

(一)食道或胃靜脈瘤曲張:

(二)肝性腦病變,俗稱「肝昏迷」。

(三)腹水/下肢水腫

1. 治療腹水的方法:

a. 臥床休息。

b. 限制鹽份的攝取。

c. 使用利尿劑。

d. 腹腔穿刺抽取腹水術(paracentesis)。

e. 作「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」(Transjun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-temic Shunt,TIPS)。

(四)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(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,SBP)

(五)肝癌: 無論是B型肝炎或C型肝炎所引起的肝硬化,每年約有5%的病人會長肝癌,終其一生,約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發生肝癌。


六、肝硬化的治療方法

1. 對於肝硬化的治療多半應盡量針對病因加以去除或矯正才是。最近的研究指出,慢性B型肝炎合併肝硬化的患者,長期(五年)使用抗B肝病毒藥物,可以減緩甚至改善肝硬化。

2. 生活規律、不喝酒、不亂服用藥物、與醫師配合,就是最好方法。肝若已硬化,如果再隨便服藥只是加重它的負擔而已。

3. 目前要想真正根治末期肝硬化就是做肝臟移植。

七、併發症如何預防

(一)預防門脈高壓及食道靜脈曲張:

1. 避免用力的動作。會增加腹壓及胸壓。

2. 避免進食粗糙食物,會造成食道損傷。

3. 避免進食辛辣食物,會造成食道黏膜損傷。

4. 有出血現象前應擬定一套緊急救護計劃。

5. 避免服用阿斯匹靈。

6. 可以使用貝他阻斷劑以降低門脈的壓力。

(二)預防腹水及水腫:

1. 使用醫師所開的藥物,例如:利尿劑、白蛋白。

2. 採取低鈉飲食及限制液體的攝取。

3. 除非是有肝性腦病變,否則可攝取適量蛋白質。

4. 每天量體重,監測體液是否滯留。

5. 觀察是否有水腫現象產生。

6. 有腹水產生的病人,可採半坐臥或高坐臥位,以利呼吸。

7. 有出現下肢水腫情形,鼓勵活動和將下肢抬高,以促進靜脈回流。

(三)預防肝性腦病變:

1. 意識改變時,減少食物中蛋白質的攝取。

2. 按時定量服用藥物,例如:Lactulose以降低腸內道細菌產生氨。

3. 有肝昏迷症狀的病人:

a. 臥床休息時予床欄拉上,並在床欄加上護墊,防碰撞引起損傷。

b. 協助口腔護理以減輕肝臭的異味。

c. 安排安靜的環境避免刺激病人。


八、肝硬化飲食原則:

 肝硬化病人保養之道之一就是給予適當營養。如果誤信「保肝偏方」,這樣反而有可能使肝硬化惡化得更快。了解肝硬化的營養照顧,讓您吃的更均衡、健康。食物選擇以自然、多樣化為主,應儘量避免食用有添加人工防腐劑、人工色素及加工食品。 在各項營養素的攝食原則如下:

1. 採『適當蛋白質』、『高熱量』、『低脂肪』之飲食。

2. 禁止酒精攝取。

3. 補充綜合維他命。

4. 腹水的病人,應食用低鈉飲食,並限制水份一天不超過1500-2000cc。

5. 有食道靜脈曲張應避免粗糙堅硬食物,食用冷軟飲食並注意細嚼慢嚥。


九、肝硬化病患的追蹤

1. 定期門診追蹤:以早期發現及治療腹水/下肢水腫,減少腹水應可以減少發生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機會。

2. 接受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:以確定是否有胃食道靜脈曲張,若有應該一上述原則加以處理以預防岀血。

3. 每3-6個月定期接受血清甲種胎兒蛋白質(αFP)檢測及腹部肝臟超音波掃描:以早期發現肝癌早期治療以提高存活率。